从木鱼的 25 格 栏目了解到这部影片,于是把原片和木鱼的分析都看了一遍,记录有感。

《偷自行车的人》,Ladri di biciclette,是 1948 年上映于意大利的电影,获第七届金球奖(1950)电影类最佳外语片,第 22 届奥斯卡最佳编剧提名1,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o)时期的代表作2。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一般文章也直接称做“德西卡”),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重要导演,其还拍摄了《屋顶》,被认为是新现实主义的掩卷之作3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

先记录一下从 [1], [2], [3] 了解到的“新现实主义”。这是诞生在二战后意大利废墟之上的伟大运动,有几个契机促使了它的形成:

  1. 社会背景:意大利从长达 20 年的法西斯统治中解脱出来,迸发出被长期压抑后的旺盛创作激情;才经历法西斯统治,了解社会底层情况、对社会现状感触很深
  2. 资金限制:美国援助和政府津贴,让电影人有一定的钱拍电影;但钱没有那么多,摄影棚被炸烂了,所以实景、非职业演员成为选择
  3. 思想转变:受到1910年~1920年间的少数几部现实主义的影片、苏联电影、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影响;对意大利法西斯时期僵死的电影风格的厌恶、对好莱坞电影的反抗

新现实主义奠基人柴伐梯尼(Cesare Zavattini)提出了运动口号:

还我普通人

把摄像头扛到大街上去

这很好表达了新现实主义电影核心点:关注社会现实生活,注重实景拍摄,反对戏剧化。

一般认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的《沉沦》(1942),是新现实主义运动的“先声”; 罗西里尼(Roberto Rossellini)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是运动的奠基之作,与后续作品《游击队》(1946,Paisà,也被译为“战火”),《德意志零年》(1948) 组成了“战争三部曲”。其他代表性影片还有维斯康蒂《大地在波动》,德·桑蒂斯(Giuseppe De Santis)《罗马 11 时》(1951),和本文说的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

新现实主义运动结束得较为迅速,有认为只有 6 年(1945-1950),最多可以往后再推延几年(如前文所言,掩卷之作“屋顶”上映于 1956 年)。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战后意大利经济很快发展起来,政府(甚至人民)不再接受肮脏、破败的新现实主义场景。而引领新现实主义的罗西里尼,跃升为国际性大导演后,也远离了新现实主义风格和主题。

或许挺符合直觉的。历史变革时期总是会集中诞生出很多针砭时弊、揭露现实的作品;但一旦社会现状扭转,大部分人就只顾闷头赚钱去了(非贬义)。人类总是憧憬种类丰富、不断进化的美好,丑恶的揭露只能看个新鲜。

新现实主义运动被认为是世界电影史上第二次美学运动,继先锋主义运动后。它对后面的新浪潮运动有深远影响4

最后,我其既然有所谓“新”现实主义,必然应该有“旧”现实主义?
可惜网上搜不到,在 [1] 里有一句“意大利电影用一种新的现实主义替代了内容上是小说的自然主义和结构上是戏剧化的现实主义”,看起来确实存在一个旧现实主义,其与新现实主义的不同点在于它的结构是戏剧化的(而非生活化)。不过我在网上还是搜不到具体的术语来对应这个旧现实主义。我猜,也许它是“诗意现实主义”?因为诗意现实主义正好是戏剧化的。我也问了下 ChatGPT, 它说存在一个 Old Relism, “是指20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初期欧洲和美国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它强调通过对现实的精确描写来表现生活的真实面貌。旧现实主义通常运用写实的手法来描绘社会现实”。觉得它是瞎编的…… 毕竟我问它战争三部曲,它说的是“费里尼的作品《地狱边缘》(La strada)、《凉亭》(Le notti di Cabiria)和《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非常不靠谱(前两个中文名不对,后一个明显跟战争没啥关系)!

电影本身

回到电影本身,有 2 个点印象深刻。

  1. 落水前后。瓢泼大雨落汤鸡,隔在中间听鸟(德)语,贼没追上,急得打孩子,急躁的情绪,强烈地传递了出来。但落水段落后,情绪瞬间变得舒张了。我想大家都会有类似的感觉——比如此刻因为工作上的事愁眉不展,突然体检查出一个肿物,颇为胆战心惊后有惊无险,拿到报告的瞬间幸福感一下子涌上来;顿悟身体第一,工作上的烦心事,啥也不是。但好景不长,开始进入到工作状态后,烦恼又回来了,当时的顿悟早已在九霄云外。电影的这个情节安排很容易让人共情,同时又展示了自行车的重要、父亲对孩子的爱、阶级差距等等信息,非常精彩

  2. 偷自行车被抓后,孩子、父亲的表现。试想一下,自己被孩子看到偷车,而且还被抓,会是何种感觉?又想一下,懂事的孩子,看到焦急的父亲因为自己的自行车被偷不得不去偷别人的自行车,现在被人抓住、殴打、送警察局,会是何种感受?哎,五味陈杂。哭泣,互相握着的双手,在人群中随波逐流。镜头停住,夜色渐浓。“FINE”突然出现,这便是结束了。

从木鱼的解说里,学到了 2 个东西:

  1. 非结构化素材(unstructured material):在剧本中出现,不在戏剧结构里、也不是为了戏剧冲突而构建的素材。可能是与真实生活对应、无意义的琐事,主要用来填充细节、与观众形成共鸣。不过我用这个词中文和英文在谷歌里搜索,都没有搜到木鱼说的这个含义。

  2. 社会哲学. 这部电影展现了一种社会哲学,即所有社会机构,不得不花费大量能量来维持机构本身的运作,而只剩下少量精力来处理它们真正的目标事项。如警察得去开会,所以不愿再处理里奇丢车的事;工会要排练节目,也不能帮里奇争取更多工作机会。机构运转内耗太大,整体效率极低。这是衰败的体现,也是衰败的原因。对于在公司里各种开会的我来说,很有共鸣。

  1. 这里使用了豆瓣的数据时光网 显示它还获得了“荣誉奖”,不知真假;不过这倒也没那么重要,毕竟作为影史经典,无需这么个奖项来佐证 

  2. 参考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维基百科 

  3. 参见“从电影流派看世界电影历史发展(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4. 也有人认为这些定义、影响都是巴赞(André Bazin)瞎编的, 参见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电影关系是什么? - CUBO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