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一年前,和文杰一起要看这个片。看到前面一点自己就撤了。当时太浮躁,心里想着游戏,看着着前面奢华放纵的舞会,不知究竟要讲什么。

昨天认真看完一遍。有震撼人心的地方,也有值得体会思忖的情节。

通篇以尼克的视角去阐述。开篇便是那句名言:

“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 one” , he told me , “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这是尼克父亲对他的教诲,这使得他有资格成为这个故事的旁观者、叙事者。尼克耶鲁大学毕业,不愿写书了要去华尔街炒股。1922年的纽约,股票大涨,社会浮华,道德禁锢被打破,禁酒令却显得不合时宜的严格。正如《美国往事》中描述的发家之路一样,走私卖酒也成了盖茨比发家致富的缘由。他在旧富人区的对岸,购置修葺华丽的城堡,整夜整夜的举办来者不拒的舞会。然而这却没有吸引到黛西的到来。黛西,5年前,盖茨比从军时在她家中的舞会上结识了她。他吻了这个热情的女子,于是她成为了他未来的一部分。他只是落魄的军官,虽然得到勋章,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结束后,一切都化为乌有。他让她等自己,却不想5年后她已嫁做人妇,丈夫是曾经的运动明星,旧富人的一员汤姆。尼克是汤姆的大学同学,又是黛西的表哥。他成为盖茨比唯一邀请的人,看到他露出迷人、绅士的微笑,并得知了他与黛西曾经的关系。尼克没有拒绝,而是按照盖茨比的要求安排了黛西与他的偶遇。汤姆在外有情人,而现在,黛西也称为了盖茨比的情人。对于盖茨比所构建的城堡,黛西非常喜欢。那宏伟的大门,一件件丝衣,永不停歇的音乐,让她满足。想起汤姆的种种不忠,她说她愿意与盖茨比私奔。而盖茨比却不愿,他要她当面告诉汤姆她不爱汤姆,然后成为这座城堡的女主人。他们聚到了一起,黛西关键时刻却说不出口,她说她不能否认她曾经对汤姆的喜欢,也不否则现在对盖茨比的爱。盖茨比偏要逼迫她说出她从未爱过汤姆,汤姆在对峙中揭穿盖茨比的靠卖假酒而富有,盖茨比恼羞成怒,拳头将要打向汤姆。那一刻,他之前所有的绅士风度、温文尔雅都没有了。黛西陷入了崩溃,汤姆却像胜利者般告诉盖茨比送黛西回家。崩溃的黛西开车失控撞死了汤姆的情妇,后面的汤姆告诉情妇的老公,是盖茨比故意撞死了她。黛西杀了人。她告诉盖茨比,她会在第二天打电话给他,然后一起离开;而汤姆回家后安慰她,他将用关系摆平这件事,然后带着她离开。盖茨比在等待那电话的想起,他听到了铃声,却被情妇的丈夫射杀在泳池里。然而,打来电话的不是黛西,是尼克。汤姆与黛西举家离开,而只有尼克一个人,参与了盖茨比的葬礼。

曾经辉煌的城堡,在他死后被同伙拿走一切沦为废墟。尼克最后一次来这里,走到码头,仿佛又看到那天,盖茨比在黑暗中眺望对面的码头。那道绿光,来自黛西的房子。盖茨比伸出手,似乎是想要抓住它。那个背影,永远的留在了昨天。

盖茨比从贫困的家中出走,一番拼搏,不断失败。但一次次靠着自己给自己希望的天赋,一步步朝自己的目标靠近。然而,最后功亏一篑。

剧中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盖茨比与黛西5年后的重逢。她伫立在花中,美丽动人,时间似乎定格。盖茨比第一次展现出不够绅士的地方——他非常紧张,从窗户里翻出,淋一遍雨又回来,不小心打翻了钟表,又急切地装好。他丢掉了他所有的绅士风范,又变成了一个穷小子。窘迫与无力写在他的脸上,竟是如此的深刻。如此的感同身受。

接下来谈一下这部电影的立意与思考。

首先,电影改编自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The Great Gatsby》,人们对于这部书,主要有两个论点:

  1. 揭露20世纪20年代美国“颓废消极”,“骄奢淫逸”的社会现状。

  2. 表现了贯穿美国历史的旧社会阶层与新兴阶层的冲突。

没有看书,就电影讨论一下。

第一点是显然的;

第二点,在影片中多有提及。汤姆在聚餐时曾说一些黑人想要翻身做主人了,语气充满了不屑并带着侮辱。盖茨比是汤姆眼中的“暴发户”,在与盖茨比的对峙中直接说出了高贵来自血统的观点。盖茨比在拥有大量金钱之后,也在不断掩盖自己的过去,为自己的过去做包装。

这种矛盾,是非常普遍的吧。当今中国,很大程度上也是如此。当然,也可以说,人性如此。

作为世袭的贵族,他们的利益与风光,被这些“暴发户”们侵占,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到愤怒,以及轻蔑!这种心理非常普遍、自己也身受其困扰(尽管自己是穷三代 - -)。

作为暴发户,依然有着自己的局限以及软肋。绅士如盖茨比,只要不是先天的,就有露怯的一天。

再讨论片名(确切的说,是书名):

作者拍板这个名字,很纠结,而且也不是最中意的。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作者菲茨杰拉德总是想把书名与“特立马乔”,而“Trimalchio(特立马乔),他是彼得罗纽斯《酒色之徒》中一名残忍的暴发户,甚至曾经将盖茨比与特立马乔做了比较:’有趣的是,某一个星期六晚上,当盖茨比在巅峰时,屋子里的灯突然灭掉了——正如这昏暗降临一样,他特立马乔般的事业也结束了。’”。可以看出,作者至少不是非常认同盖茨比的“伟大”的。但是编辑却坚持了这个名称。

根据维基百科的信息,这部小说多少有些作者自身的影子。或许,用“特立马乔”是想要自嘲一番,而“伟大”二字,留给其他人去说吧。

想想盖茨比伟大在什么地方。他代表了一代人凭借自己努力,向上层攀登的勇敢姿态,也展现了想要在精神层面向绅士风度靠近不懈努力,同时没有一些“贵族”的放纵骄奢。他在品格上是近乎完美的,至少是不差于一些贵族的,在很多方面甚至明显优于。那些他接近的、喜欢的贵族,在他死去时连葬礼都不参加,花都不买一束,实在势利。

###感受

出过上面影片层面的思考,还是想到了自身。

在看电影的过程,我觉得盖茨比是一个很自私的人吧。当然他自己应该是不会觉得的。他想要这些荣华,想要名声,同时还要别人的妻子。前两个东西与后一个应该是不可兼得的,而他却要逼迫黛西,想要把所有都得到。当然,黛西所谓的私奔也是不现实的,私奔了哪里还有大房子。不过盖茨比的表现似乎不是冷静,而是不愿失去。爱一个势利的女人,可能是真的爱,也可能仅仅是占有并作为自己的战利品。

他抛弃了自己贫困的父母,并且在尼克的口中,他不认为他们是他的父母。他仰望星空,流星划过,他觉得他是上帝的孩子。这是立大志,可以说是野心,但不能说是抱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框架下,我很难去认同他吧。背弃父母,我始终是非常鄙视的。

自己也一直在经历内心的折磨,很长一段时间总是觉得自己的懦弱、缺陷都是父母的影响,至今有时我还是不能释怀。但另一方面,我非常感激他们。血浓于水的亲情,真的不是其他情感可以代替吧。尽管因为自己或者家庭原因,一直感觉亲情淡漠,不过对于父母、亲人都非常感激。终究,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自己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你认为他们怎么样怎么样,不愿意亲近,甚至害怕和恐惧。但是关键时刻,他们都出手支持了。他们是爱你的,不管你怎么不愿意相信。

或许等我有实力的那天,我才能去接受他们的亲情。我想这是与盖茨比不同的地方,盖茨比在有钱后,(在电影中)从未提及过对父母的帮助,且宣称父母皆去世。他把这看做是上升的砝码、获得爱情的基础,一块遮羞布。我不喜欢,尽管在人前,我很少谈及自己的家庭、父母,并且也感觉很自卑。但是,我想那是正常的、避免受到伤害的反应。绝不会为了在“贵族”中立足,为了“门当户对”,而背弃亲人和父母。但是我也不敢说盖茨比不对,没有资格去批评别人。儒家思想,君臣父子,我受其约束,但是不能说抛弃这种观点的就不对。

哎,讨论到这种问题上,终究是没有何意义的。没有人能感同身受,没有人有资格定论是非。

大家在自己的行为准则下好好生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