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竟然上电视啦。

全片情节上,最动人的就是“哈哈哈,我竟然上电视啦”,“哈哈哈,我竟然上杂志封面啦”。想想你是不是有这么知足、达观呢?虽然我觉得那可能是伪装。但是,那就怎样,可比一点不顺心就灰心丧气、甚至发火摔脸色好出亿万倍了,不是吗?微笑,微笑!

真正想说的是技术吧!2001年的作品,逼真的毛发渲染,看看维基百科的叙述:

为了让萨利的外型更加逼真,技术团队通过努力对皮毛渲染加以改善。对于皮克斯的工程师们来说,这些毛皮的制作提出了几项重大的挑战。其中一个就是想出一种合理有效地方式来制作出宠大数量的毛发,例如萨利的身上就有232万零413根。另一项挑战则是确保所有的毛发都会在其它毛皮上投下阴影。如果没有这些投射到自身上的阴影,毛皮和头发看上去就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平面色彩.

皮克斯最终成立了一个模拟部门,并创建了一个名叫“Fizt”(取“physics tool”的发音,意为物理工具)新的毛皮摸拟程序。每当制作了一个萨利的动画镜头后,这个模拟部门就将提取镜头的数据并为角色加上毛皮。Fizt让毛皮可以以一种真实自然的方式作出反应。当萨利有所动作时,毛皮就会自动随其行动作出反应,同时将风和重力的效果也考虑在内。Fizt还控制着布的衣服的移动,这也是当时的另一项突破。

看似简单的布料动画制作也是一项挑战,因为这些衣服被穿上后随着角色的移动,其上数百个折痕和褶皱也需要活动。为了解决布料间发生碰撞的问题,皮克斯资深科学家迈克尔·卡斯(Michael Kass)与大卫·巴拉夫(David Baraff)和安德鲁·威特金(Andrew Witkin)一起开发出一种他们称为“全局交点分析”(global intersection analysis)的算法来进行处理。

《怪兽电力公司》中镜头的复杂性要求动用比皮克斯之前所有作品总和还要强的计算能力来进行组合渲染。《怪兽电力公司》的渲染处理场一共使用了3500颗太阳微系统处理器,相比之下,《玩具总动员2》一共使用了1400颗,而《玩具总动员》则只有200颗。

Are you OK?难以想象吧,这些年来越来越逼真的3D动画,都是这样一点点进步积累起来的。如今虚拟限制、增强现实大热,而要想效果动人,这些都是必不可少。这些渲染也是游戏引擎的一个关键。这么一想,觉得自己是不是上错了船… 人工智能可是玄学,然而图像处理、模拟确实实打实的硬功夫。

最后,来看看今年迪斯尼的《疯狂动物城》的动画制作难度吧:

在《疯狂动物城》之前,迪士尼最近一次研究动物毛发的动画是在2008年的电影《闪电狗》,但当时的软件技术所产生的效果及真实性在这部电影中使用稍嫌不足,所以动画工作室的电脑工程师设计了一套用来控制毛发动画的软件“iGroom”;它让角色设计师可以准确地操控动物毛发的定型、梳理和阴影,并能够为每一只角色都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外观。此外,该软件可在动物的毛皮下建立一个假想的底层,并透过操控它来让毛发显得更有“毛茸茸的感觉”[30];这项前所未有的技术即被用于角色豹警官警官(Officer Clawhauser),因为他硕大的头部几乎全是由满布斑点的毛发所组成。电影中每一只角色拥有的毛发数量也有显著的差异:主角兔朱迪(Judy Hopps)和尼克(Nick Wilde)各有约250万根毛发、一只长颈鹿则有数量最多的约900万根毛发;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中一只小老鼠身上的毛发(约40万根)比《冰雪奇缘》中艾莎头发的数量还多。

《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继《超能陆战队》以来,第二次使用“Hyperion”渲染器来制作动画;制作团队在渲染器中加入了一个新的毛发模板以用来产生动物身上更具真实感的绵密毛发。曾被用于制作《无敌破坏王》的实时显示软件“Nitro”在本片中可以快速地产生更一致、完整和细致的毛发;在这套软件出现前的做法较为繁复,动画师必须透过在作画的同时观察角色的剪影或姿势来预测毛发将如何摆动和运作。首次应用于《冰雪奇缘》的软件“Bonsai”在本片中则用来制作背景中各式各样的植物和树种,并能够为它们产生出极为细致的枝叶。

想想上次在中国人心中留下印象的国产3D动画——《大圣归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毛发处理。怪兽都是滑溜溜:

本片自2007年开始构思,2012年正式制作。由于投入成本过高,田晓鹏只能借亲朋好友的钱来制作,后凭投资方的资助才有所改观。制作人员平均年龄小于30岁,所以光在角色的前期设计上就耗时一年,例如制作人员公认最难做的孙悟空,他们先按正常人的感觉做悟空的三维模型,但测试发现其所需伸幅度更大以致于无法实现某些极限动作,同时还要考虑骨点位置、磨皮合理性和动画师对操纵的熟悉程度,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测试。

团队里最年轻的组长张乃文以一己之力完成全片绝大多数的三维效果,并带领小组完成影片的角色特效,她在绘制悟空“熔岩为甲,挥焰为袍”的变身场面时,为达到悟空“看上去很帅”的要求,修改七次让自己看上去都非常震撼,又经田晓鹏更改六次才通过。

这是维基百科上关于技术为数不多的描写。总感觉现在用的技术和国外顶级不是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