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就会在图书馆中繁多的书本里选择这本书。
应该在高中时就知道了这部小说。当时总是在UC论坛里搜《读者》
,结果就总是把朗读者
给搜了出来。现在想想,有两点可思考的地方。一个是对Discuzz搜索实现的推断:要么切词没有切对(朗、读者?不太可能),要么就是比较复杂的搜索策略(不仅仅是倒排索引,而用了更多的token,比如Bigram,有可能),或者就是低级的SQL检索(感觉不太可能);另一个是,这本书能够出现在网络论坛里的原因。论坛不算是专业文学性质的论坛(UC论坛下的文学交流版块),书也不算是非常经典的文学名著或者流行的网络小说。今天想来,大概还是要归功于2008年的同名改编电影(凯特·温斯莱特拿到了最佳女主角)。
彼时虽然总搜到这本小说,却一点也没有兴趣。大概是大三的时候,我看完了《飘》,才终于有了一点看书的欲望,有了一种有生之年不看完文学名著就损失一个世界的觉悟。然而要看的书似乎也太多了,自己又已经丧失了随机探索的兴趣,往往出现了“因为不知道选哪本而干脆不看”或者“选了一本读起来没有那么对味,但是还是坚持读完,读完却不想再读下一本”的状态。当然即使如此,还是看了几本名著,而且大多觉得有醍醐灌顶之感,大大觉得惊奇。可惜这往往不能激发自己开启下一本的欲望。
是什么让我那天就在图书馆就接走了这本书呢?或许是它比较薄吧,或许是某天也看着了同名的电影介绍。总之,算是借了出来,看得断断续续。不过终于还是在周四下午一口气把剩下的看完了。
说完这么多废话,大概是本身对故事没有那么多感触,借此增加以下字数吧~
本书作者本哈德·施林克
,是德国法律教授、法官、小说作家。根据中文维基百科上简短的介绍,其在推理小说上颇有成就。本书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代杂志》畅销书榜首的德语书籍,被译为35种语言。
看完书,看了下书后列出的一些问题。不太会啊,感觉阅读理解能力倒退(老实说,这才是我写看后感、观后感的根本,就是想抑制自己麻痹的大脑)。同时也觉得新奇,看过的其他书可是没有这种东西的。我觉得这大概也是书籍出版社本身的不自信吧——似乎他想要引导读者去挖掘其中的深意。
读得不算认真,也就不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自己想了一下有哪些自己关心的问题,列出来然后做一下!
-
为什么全球热销?
当时肯定还没有电影加成的(电影可是IP消费者)。我记得书的序言,也是书的译者说,这本书里有一种非常庄重、严肃的感觉,能够体现德国人的严谨认真,与当下国内流行小说偏向浮夸、充斥低级趣味形成鲜明对比。对此我自然也不能做出任何反驳,或许可以适当地说我觉得这本书的确还是非常严肃的,没有煽情、没有污秽,只是用非常真实的笔触在描写“我”内心的翻涌。真挚不矫作,是真本书的品质。
此外我还是想找出一些能够撑起“畅销书榜首”,“翻译为35种语言”的原因。我觉得第一点是描述了二战后德国(第三帝国)至少两代人(有评论说是三代人?我只看到两代…)间的矛盾。新生力量对于上一代的痛斥、控诉以及袒护的交织,对于历史的负罪,这些大概都是世界各国遭受战乱的国家所期望看到的。至少在中国,在对比日本和德国时,大家都会说,你看看德国的态度!大家都愿意看到那个犯错的人低下他的头颅认错,而不愿看到那些选择遗忘的国民。此外,我觉得这种两代人的矛盾,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态(咳,现在应该已经算是解禁了)也是颇为相似的。第二点,从庸俗的角度来看,一段“不伦之恋”是否能够激起人们的兴趣?一些虽然严肃但是依然在某些国家代表着淫乱的性描写是否有足够大的吸引力?
-
汉娜对米夏的感情是怎样的?米夏对汉娜的感情呢?
先说汉娜对米夏。我觉得一开始汉娜的确就是利用米夏而已。米夏可以为她朗读,可以填充她的(性)欲望。而后,到了出游,到了去米夏的家,在书房里抚摸着那一排排书的书脊,她对米夏有了一些带有尊重的喜欢吧。这能够从作者的一些描述中大致推断(关于做爱的体验)。但是在汉娜被关在牢房里的18年呢?大概一开始是自己的一个小动力,而后也失望了(从监狱长的推断,汉娜突然不再去保持自己的身体,可以看出她对世界的失望;而猜想原因,大概是自己终于学会了写字、认字,可是却依然摆脱不了文盲的待遇——“我”从未写信给她)。
接着米夏对汉娜。一开始自然是欲望。脚踩在凳子上换袜子的画面,就这么永久定格了。接着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做爱体验,以及那种期望,以及由此带来的自信心,汉娜成了“我”所不能缺少的。而当汉娜离开后,“我”开始不断自责,自责自己从来没有给予汉娜足够的尊重,从来没有让她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她,又开始怀疑她是否是因为生自己的气而离开。再见到汉娜后,自己的矛盾依旧没有化解,同时因为自己的恐惧——对于汉娜离开原因的猜疑,对于如果是汉娜因生气而离开而导致的自责、如果汉娜不是因生气而离开的气愤的恐惧,从来没有与汉娜正面接触过。“我”在她面前,永远的定格为一个小家伙,永远的不成熟。最后当他知道汉娜去世时,他久久的看着她,我不是很能理解那种心情,痛苦之外,或许也有一种释放吧。
我不知道爱情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不过我想这都不是爱情吧。爱情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以平等地沟通为维系。然而从一开始因为年龄、因为需求、因为恐吓而带来的不平等,让这段感情至少伤害了米夏的一生。
-
秘密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印在书封页是“为了保守秘密,你能走多远?”,其实这个秘密,就是羞耻。
羞耻在汉娜与米夏身上都存在,伴随着汉娜死亡而截至。汉娜的秘密在书中已经由“我”点明——既不能读,也不能写。然后就是这样的一个疑问:难道作为文盲的秘密,还抵不过终身监禁的罪责吗?作者在书中也谈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汉娜就是那样的人,把某一种东西(能读能写)作为自己立世根本。我们能感受到吗?或许不能?从自己的感受当然不能!但是看看书名吧,《朗读者》;看看汉娜在集中营让那些瘦弱的小姑娘、在小屋让米夏,在监狱里都在做什么呢?都在听书。不知道什么样的述求,会让她这般痴迷,并对书中人物、甚至书的作者如此有洞察力。也许她是天生的评论家呢?造化弄人,在大家都在学习的时候没有机会学到认字、写字,在后天因为羞耻不敢踏出一步,终于在终身监禁时才敢于踏出这一步。你会觉得可笑吗?也许你可能相对大度地说自己不会打羽毛球,但是如果让你现在就和他们去学你敢吗?你肯定要问,有人也不会吗?
羞耻之于人的震慑是一样的。只不过体现在汉娜身上,就是一种常人(或者说我们这种能够读写的人)不能想象的事。我觉得真是这种不能想象的事才更加造成了压力。谁没经历过某些人“你这都不(没)…”的语言暴力呢?
哈哈,如果破除?大概得像汉娜这样,已经无所谓的时候吧。
此外米夏的羞耻——从来不敢跟别人说起自己与汉娜的不伦情,让他从15岁的清晨,到汉娜死前,都背负着越来越沉重的压力。看过一句话,大致是“沉默太久,再开口就成了不可能”,一些事不在最开始坦白,那么越到以后,越不可能说出口(除非此时怨念已除)。对此不再多讨论,应该能够感受到。
-
麻木
文中多次提到麻木。一个是讨论二战时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的种种惨状时,大家有惊愕变得麻木;一个是“我”在审判中呆过足够久后,变得麻木。
单独列出来,还是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感悟吧。自己早已麻木了。我想自己该去工地上给我爸搬砖,或者去跟我妈洗碗,才可能给自己一点新的刺激。
我感觉自己已经停止思考,停止了对世界的好奇。每天我只会思考自己,思考自己的心情,调整自己破碎的情绪,每天只会幻想自己能够做到什么,幻想自己自看一眼手机就睡觉。
我在这里呆了5年,这5年我越来越像活在一个监狱里。不是外在,而是自己给自己构成的。再也没有与朋友的交流,再也没有让我心动的东西,再也没有对前途的向往。现在回想起来,小学初中为何一点不累却成绩优异?因为心无旁骛,因为喜欢语文、喜欢物理、喜欢化学、喜欢背诵。为何高中能够窝在被窝里努力一个学期?因为对于父母的感恩。然后呢,我就来到了大学,终日如蜉蝣。我没有去做我喜欢做的东西,捧一本计算机的书勤勤恳恳,因为这TM太难了,根本就不是小说!读研时,我开始学会去埋怨当初的选择不对,开始厌恶这个世界。
我的大脑被垃圾填满。麻木吞噬,僵尸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