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西其实就是偷东西,换一个词是想抹掉可能的、让人抵触的心理。透着邪恶目光的阿春,其实是人类资源的守护者,被打上反派标签,是想表达对“借东西”的支持。

这个观点是为了戳破原作的直观表达,但是并不是我就赞成上面的观点。我觉得在这部作品上,我还是有足够的理性的。

我觉得这部态度鲜明的动画,其实比较显著的埋着以下两个方面的可供人思考的地方:

  1. 如何与外族相处?

    这部动画里,主要矛盾是小人和人类的对抗。小人完全依附于人类世界的资源,对人类而言,其实是窃取自己资源的一族;而人类对于小人,处于绝对的优势,不仅具有体形优势,还有生产力的碾压。

    借东西的小人一族,为了生存,把“偷东西”说是“借”,并邪恶化人类,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不清楚自己行为的意义,同时对人类产生了隔阂甚至敌意。

    人类世界,面对弱小的小人,有两个派系,一种是怜悯和帮助;一种是寸土必争,不给弱者生存的空间。

    上面的描述,是不是觉得在以国家、以种族、以家族为势力单位的的人类世界中有这太多太多的影射呢?

    没有对错。你是弱者,为了生存必须损害别人的利益,那当然要合法化自己并且丑恶化对方。是非黑白,在生存面前又算什么呢?作为强者一方,如果你资源丰富,觉得别人损害的只是你的毫厘,你会丝毫不介意,甚至觉得那些为此上纲上线的同类邪恶至极,缺乏同情心——他们不知道对于资源缺乏的人,那被损害的“毫厘”可能是无比贵重的东西。强者内部的分化态度,其实外部危险远离后的内部矛盾,在内耗之中,总有些弱者存活了下来。这是好事,也可能不是。你不知道活下来的是熊猫,还是毒蛇。保持警惕还是必要的。

  2. 将团体标签作用到个体

    好吧,这里我要完全要从人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基本都是以偏概全,总是用团体标签去套团体中的个人。就像小人爸爸说人类都是坏人,所以不管是被哪个人看到,我们都要搬家;我们这个社会也总是用团体标签给个人、局部轻率地做评价:

    在日本优秀电影的评论里骂X日本;在百度AI赋能的页面下骂百度竞价排名;热爱苹果去买苹果的路由器?

    我们总是认为,如果一个团体被标签化为坏的,那么团体里的每种东西都是坏的;如果一个团体被信任,那么它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信任的。我们忽略了个体的差异。虽然一个团体往往对外具有相对一致的映象,但这只能影响到你对其中一个个体的先验判断!就像程序员跳槽,你得看看那个来自阿X的人,是因为阿X牛逼,还是阿X限制了他的牛逼(来自前不久互联网上的帖子,非黑)。

    好吧,说到底还是,很多人还是太Naive了:以偏概全、脸谱化、非黑即白。这种事,反正在中国发生得太多了点(诶,没出过国英语不好不是外星人还不能说中国人了是吧…),且在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希望经过时间的迭代,我们新一代青年能够理智地意识到:虽然四川人整体吃辣,但是那个不吃辣的四川人是真的四川人吶

好吧,写着写着画风就歪了。对嘛,写得太严肃我这逻辑能力就爆了。上面的东西跟动画主题应该丝毫没有关系,动画要表达的应该还是偏清新的。

最喜欢的场景,大概是那个黑黑的甲虫爬到阿莉埃蒂的手上,阿莉埃蒂把它捉住,他就卷成了一个球,等阿莉埃蒂沉思自己的事情时,虫子爬出去,跟躲在一旁的另一个小甲虫用触角拥抱了一下,结对回家了。哎呀,觉得要炸了。这份静谧的描绘,大概是吉卜力最动人的一种了。翔因为保护了阿莉埃蒂一家(当然自己也要背锅了),找到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我觉得也很好。孤独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常常找不到活着的勇气,缺乏克服艰难的不屈生命力。因为人类还是是一个基于互联的群居性种族,一个人活在孤零零的地球,有些艰难。所以,找到联系,保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