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10月7日,青岛返北京的K字火车上,开始看这本书。 先后看过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前者 读完叹为观止,真是掩卷叹息,慨叹世间竟有如此奇特之事;后者草草看完,被丢弃在记忆深处,勉强通过看书单才找到名字。

情节泄露警告!

~ 第五十章

我觉得目前为止故事大概有2个高潮,第一个是得到威尔金森小姐前后,第二个是普里斯小姐自杀。

显然,菲利普本身没有那么喜欢威尔金森小姐,然而欲火焚身的他不断编造谎言骗自己“她最多也就二十六岁”,而威尔金森大概要找老实 人接盘的的心态也让菲利普顺利得逞。然而欲望之后,菲利普“觉得她怎么也该四十多岁了”。这大概诠释了过往流行的那句慨叹:“呵,男人~”。 然而仅仅就是如此吗?我想,大概万事万物都是“未得时百般憧憬,得到后不过如此”吧。此为人性。而菲利普每每因为愧疚, 不再渣男时,他其实是违背他本心的。这难道是“枷锁”吗?

普里斯小姐自杀是让我颇为震惊的。但细细想来,除了这一条路,她又岂有别的路可走啊。我不懂艺术鉴赏, 不知道“她对别人作品评鉴起来头头是道,却无法真确评估自己的作品”,是因为自我的麻痹,还是因为“艺术需要发现新的视角”。 然而客观现实是她得不到周围人的支持,饿了三天只能自杀了。有三点我觉得是值得提及的。 其一,普里斯小姐因为菲利普跛足, 而自己又丑又穷,因而认为他和她应该是惺惺相惜的,故而对他格外倾心。然而菲利普在普里斯点破之前是丝毫没有这个观点的, 甚至觉得愤怒。想想,因为低姿态的一方觉得”彼此客观境遇相似就应该抱团取暖”是多么朴素——《平凡的世界》里,少平对郝冬梅的情愫不就因此而起; 想想,高姿态一方的愤怒又是多么真实啊。哎,可叹。或许主观上(应该是性格、思想这些)的相近或者吸引是更加重要的。 其二,菲利普完全没有发现普里斯小姐的贫困、她凶横态度隐藏下的内心的敏感和脆弱。 她在他请她吃饭时留下的泪水和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明明是那么显著的信号,他却只视作恶心。 他明明是敏感的。原来敏感,仅仅是对自己在意的事情敏感,而不是敏锐。 菲利普压根没这么穷过,怎么能期望他有这样的同理心呢?他压根没把普里斯记挂在心上,怎么会多想想呢? 最后,普里斯小姐上吊自杀与不久前查理斯小姐在聚会上“把羊腿高高举过头顶”的描写,总让我有种痛苦的愤怒。

除了上述两个关键点,还有一些让我觉得有必要记得。

关于“跛足”的介绍,毛姆的处理是很有特点的。母亲临终前摸他的脚,“放下右脚又紧接着拿起左脚,她不由一声呜咽”抛出悬念; 悬念的揭开,先通过不带任何感情的“菲利普一瘸一拐地上场了”点出,再由菲利普不经意听到的一群女人间的“可怜”交代清楚。 这种处理,我觉得比笔者开门见山的介绍好了很多,有悬念、却又让人觉得颇为正常——好像所有熟悉他的人早已知道这件事。的确, 在点开书籍介绍的时候,这个点无论如何都会被看见。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写出新意,我认为毛姆的手法是很厉害的。

~ 第八十六章

书到此处,我已或囫囵吞枣,或细细品读了许多个关键点。下面按照顺序依次记录。

第一,放弃作画的抉择。放弃是简单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想,或者一个人什么都看透。然而当一个人在半山腰时, 云层隐隐绰绰,似乎峰顶遥不可及,掂量自己的能力,似乎不足以到,那么是下山还是硬着头皮往上爬啊? 下山就是沉没成本,还被人耻笑、自己未来说不定后悔,如王安石游褒禅山(华山)时发出的“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硬着头皮往上爬,掂量自己的天赋,断是达不到顶尖的人,到头来岂不蹉跎?

看完这一段,我自己也是久久思考。首先书里说了一点,“画家”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特别是菲利普以及大多数在巴黎的人都认为, “不能成为大师,做一个二流画家,没什么意义”。而对于其他行业,不成为行业的顶尖,也依然有着其价值所在。 但依然有一个点,我困惑于其中——我在一个领域没有天分,我到另一个领域是不是更加游刃有余呢? 我一直觉得自己算法太差,而对工程、硬件颇感兴趣,是不是自己离了这算法,奔那工程甚至硬件更好呢?这可真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啊。 沉没成本多大啊,我感觉害怕;另外,我怎么证明,我那点兴趣和能力,仅仅是因为隔着距离才这样觉得呢? 思前想后,觉得还是罢了,至少是不太能像菲利普这样“洒脱”了。先“尽吾志”吧。

第二,道德的约束。菲利普的结论,大概是“只要不犯法,做让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道德其实是社会对人的压迫”。我是非常认同的。 这个观点或许也不新鲜,不过我也是近来才稍微有所察觉。比起菲利普的仔细思考,境界还不够。 当然,后面我们看到,有了这个认识,对菲利普的处事,并没有带来什么影响。因为,“处事有时就是靠情绪,来自内生的”; “理智的唯一作用,就是为灵魂指明道路”。

第三,米尔德尔德与诺拉。多么病态的心理,多么可怕的命运的操纵。理智,你有何用?病态的狂热,是如此骇人。 读到相关的章节我都要发狂了,看书一目十行。内心焦躁不安。你说对诺拉是喜欢,不是爱。我想,“爱”这里又是否是爱? 不过是欲望、人性罢了。

有的人,大概就是有受虐倾向的。没有贬义,他们或许只是不懂得爱自己吧。

大概就是这些,现在诗人克朗肖也埋葬,菲利普热爱起医生这个职业来,文字又有了生机了。

~ 结束

非常顺畅的看完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如下点:

第一,人就是贱。依旧与米尔德尔德有关,但这次反转了下,换米尔德尔德来哀求了。这样的结局似乎早有预见,但依旧让人唏嘘。感情不对等,就永远不会有平等 的爱。那或者根本不是爱,只是激情、欲望——菲利普把她当偏执情绪的出口,米尔德尔德把他当接盘侠(这次是真的了?)。

有的人,因为先天、后天的境遇,永远是卑微的底色、高傲的自我、随和的外在的混合体,或许注定要经历自轻自贱、悔恨万分的感情, 然后换取看似平和的坦然,但这种平和,可能顷刻间崩塌。 而有的人,一直在利用别人里获利,在被别人利用中受损,自私自利的本性从来不可能改变,终究惨淡收场却绝不会有真心实意的悔恨和改正。

也许这就是人之本性,各不相同,但又千篇一律。

第二,钱太重要,阶级是多么难以跨越。有情调的富人从来不谈钱,但他有资格不谈钱是因为他有钱,不谈钱可能是欺骗, 也可能只是他真的感觉不到钱的重要。从菲利普的视角,我们看到了英国中产和底层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在当代中国也逐渐显现,或者说开始被我所认知—— 差距永远存在,区别仅仅是最低线是什么状态。阶级分层,大概是亘古不变的事实规律。

感谢工业革命,只有技术的进步,才能让底层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政体,则是保证技术进步和阶级合理流动的基础。

第三,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没有意义”,书里这样写到。在底层生活的日子,菲利普得到了这个结论,并认为幸福与否不是衡量生命价值的标准:“幸福与痛苦 都无关紧要。它们就像其他琐碎的细节,一同被设计到生活的图案之中。”只是颇为讽刺,在得到这个结论后,菲利普感到了幸福。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幸福与否,是内部激素控制,是刻在身体里的基因对你的奖惩。如果你不在乎,做一个规则的逃避者,那大概逃离了人性的枷锁,可是大概 又只能发现人生的无意义——没了幸福与否的必要,那所作所为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吗?大概这样的人,就是疯狂的科技发展推动者,只有对人类极限的探索, 而无对人类现有奖惩的一丁点在乎——不在乎是否成功,只是探索。可是这样的人有吗?还是人吗?

第四,菲利普放弃周游世界的理想,选择成家。我想这个没有什么深入的意义——它只是一种选择。 我还没有太深入的感受,我现在觉得,任何重大的选择,必然都伴随这怀疑和后悔,不然就不会有Robert Frost的The Road Not Taken流芳百年。

总结

人性的枷锁,书名是什么含义呢?

我们可以说书中直接反抗的“宗教”,“道德”,“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就是人性的枷锁,而不能反抗的“狂热爱情”同样也是禁锢。这个说法是合理的,符合直观。 没有束缚,就是自由。人性的自由,菲利普希望达到的程度是“在不惊动警察的情况下做任何事情”。可惜的是,菲利普在得出这样的结论后,却没有逃出枷锁。 他不再信仰宗教,但宗教宣扬的道德根植于心;他唾弃道德,却没有损人利己;领悟人生毫无意义,却回过头又想要一个家。对此,我觉得毫无问题—— 看透某个东西,不见得就能逃离这个东西,正所谓“知易行难”。那对我们而言,通过这本书去了解人性的枷锁,大概是捡了大便宜。 毕竟不是谁都有这样的觉悟和能力,能够将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人性对人的压迫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剖析、展示出来。虽然它可能依旧毫无实用价值,但或许 能够在某个痛苦的深夜慰藉心灵,“为灵魂指明道路”。

实际上,从书的自序来看,这本书最开始叫《史蒂芬·凯利的艺术人生》,但100磅的价格让这本书无人问津。毛姆随后将其束之高阁,在经事更多之后, 对这本书用2年时间做了重写,但最后却不知起什么名字好。最后是在《伦理学》中找到的Of Human Bondage, 成为了书名。由此可知,成书过程中, 并非着力对“枷锁”做刻画的,而是最后发现枷锁颇为合适。这么来看,该书名又是一种偶然了。

它给了我怎样的启示/意义呢?

如果说《月亮与六便士》是我精神世界的启蒙,那这本书则是对我这些年经历、感悟的印证和教育。 道德是否重要,社会如何吃人,人生何其缥缈,这本书都讲到了,思辨也足够有力。当然这些大概都是其次,小说最重要的,还是营造一个世界,让读者跟着作者 的笔触去感悟。我从菲利普的经历和思考中,受益很多,共情很多。而具体体现在哪里,前面有论述,这里词穷不再叙述了。

@ 201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