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放弃的电影,在好好的推荐下,终于在今天看完了。
当初没有看完,是因为看了前面一段,大概就猜到故事的走向了。这次看完,整体不出所料但结果还是颇为震惊吧。猜到了单亲母亲会走,猜不到 这群孩子的身世;知道长子会承担照顾的责任,没想到却也是在承担与逃避间摇摆。看的时候,我想这部电影还是足够真实的, 因为现实的确可能存在这样的母亲,毫无责任、只关注自己的欢愉;而12岁的孩子,自然是孤独渴望朋友、渴望融入主流世界、不能很好承担“预期责任”的—— 想要通过买游戏来结交朋友,在学校外游荡获得上场打棒球赛的机会,没有收拾好房间、疏忽了对其他成员的关照。我想,这一切大概都是符合逻辑的。 毕竟都只是孩子而已。豆瓣上也有认为这部电影充满矛盾和牵强的论述,看完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 有条理的评判比单纯的赞扬有价值很多。
当我看完的时候,结合《小偷家族》,我猜测这大概也是真实故事改变。看了豆瓣,果然如此(可见西巢鸭弃婴事件)。可以看到,事实有更加残酷的一面,但也有更好的一面——母亲最后出面了,而不是装作不知继续过自己的生活。这很正常,虽然现如今 艺术作品也渐渐在拜托脸谱化,但影片里人物的复杂程度,大概还是比不上现实世界里鲜活的人的。
由“弃婴”文章里的评论,我搜索了“中国10万弃婴”这个query。有3个相关但彼此相对独立的事件:
-
18年10月上映的《宝贝儿》,讲述一个幸运成长起来的弃婴,试图挽救一个即将被放弃的先天有残疾的弃婴的故事
-
“被遗忘的10万中国弃婴,在美国重生”,从1993年中国允许国际收养至今,美国成为最大的中国弃婴收养国,10万应该只是虚数。美国来中国收养, 网上分析原因是中国领养费便宜(相比领养美国本土儿童),其次美国人对宗教(上帝)虔诚。这类文章的核心关注人物,包括2017年世界体操竞标赛冠军, 摩根·赫德,ins网红Roise,以及selah. 我不知道事实是否真的如文章宣传所言这般,但如果真的如此纯粹,那实在是太好了。
-
2015年,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所所长马旭称,据2010年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弃婴10万名,较上个世纪80年代的5000名,90年代5万名 答复增加;中国一些省份设立了“婴儿安全岛”,即接受弃婴,但2014年广州婴儿安全岛仅试运行50多天就因为弃婴数量爆棚而被迫关闭;甚至还有一道行测题, “有专家指出,弃婴安全岛的设置助长了父母遗弃婴儿的行为;下面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提出的批评?”,这个题可真难,我做不出来, 又有些觉得莫名讽刺;弃婴,一个非常大的因素就是先天缺陷,这提醒我们,一定要加强产检!优生优育,否则,你就要面对人性的考验!
最后,假设,假设是你,你的婴儿先天缺陷,你会放弃他/她吗? 不放弃,自己一辈子偏离主流社会;放弃?后果看人,但大概晚上怎么也会有些不安吧。 人啊,能过普通人的生活,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最后,期望我们国家且实加强福利机构运作,能够多接收一些被父母放弃的婴儿,让中国社会,远离社会达尔文。这或许短期有些不现实, 但期望我们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