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看了 2016 年的 《釜山行》 ,赶紧凑数一篇。

周日,上午 9 点半起床,煮个牛奶燕麦,还是弄牛腩土豆。折腾到下午1点多,终于洗碗完毕。 恍然间,一天似乎就快完了。 做饭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似乎在焦虑的内心中,完全是生命的浪费。躺着刷知乎,迷糊了一下,起来3点多了。 天呐,日复一日地重复,生活似乎难以突破,来走出既有的荒芜。心灵的枯竭,大概就是这般感受吧。草草写下博客,刻下此刻的印记, 后日来视,希望淡然笑之。此为闲话。

周五晚看了《釜山行》,也才得知《釜山行2》已然都上映过了。可真是时光飞逝。然,一切不晚矣。

被撞后重新嘎吱站立的小鹿,浑浊的白眼,昭示了瘟疫的来临。机械的动作,诡异的形态,从地上站起的过程,实在时让人吃惊! 这理论上应该是 CG 做的吧,实在炫酷。

落在女儿手上的灰烬,开启了城市的灭亡,以及釜山行的逃离。剧情不再复述,整体而言,整个电影节奏把握很好,人物刻画也足够立体。 但感觉可说的不多,大概有 2 点觉得值得思考。

  1. 奶奶尸变前的情感转变:开始是对儿子的关心,表现的是爱;随后便是恨,恨孙女的绝情。

    我想,这两种情绪,肯定一直都根植于她的内心。在情绪可控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更多是爱; 而当理智失控时,恨就喷薄而出了。

    世界总是在宣扬爱,而恨,在大多数时刻都是被压抑的。这或许会带来潜在的危险,也影响自身的和谐。 我们需要去关注这些负面的情绪,在理智可控的情况下,尽可能去消化它们。它们也许难以消灭,但可以稍微见见阳光。 这或许可以降低失控时负面情绪的破坏力。

  2. 音乐,是人类的信号。

    电影中,主角们因为歌声得已被识别为未感染的人类。因为僵尸只能暴力地破坏、消灭,而不能进行智慧的创造。

    在现实世界中,歌曲也承载着情感、观点、甚至是智慧的传递。有音乐的世界,是美好的人间。

    可惜的是,近年没有太多的探索,每天听的歌,都限定在一个有限集合中了。这大概也是让自己感觉重复、时光流逝的原因之一吧。

《釜山行》导演是 延尚昊,本作应该是导演的高光时刻了。其他片子,似乎鲜有人问津;而《釜山行 2》,看起来也是被划入到烂片之列。 在我看来,《釜山行》重点不在僵尸、恐怖,而是人性的刻画;这可能是它大获成功的原因;然而,这种设定, 也限制了它的可扩展性。毕竟人性都是固定的,好扩展的都是故事情节;而《釜山行》,似乎挖的坑不够大,或许不是太好扩展吧。

其他

看的电影少,韩国电影曾给我的刻板印象就是「温情」、「揭露国家、社会问题」等;后来从别人之口,看了《恐怖直播》,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 《老男孩》、《亲切的金子》),才了解到原来韩国电影还有如此暴力、恐怖的一面。算是丰富了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