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弄明白为啥要引入李群/李代数,其次记住李群/李代数的性质和对应关系;最后了解基于李群/李代数的求导/优化。

这一章,可以看下文章大师兄!SLAM 为什么需要李群与李代数?, 抛出公式,更加容易懂。

1. 为什么要引入李群/李代数

SLAM 估计物体的运动,其实就是通过最优化手段,求解旋转矩阵 $R$ 和 平移向量 $\newcommand{\bs}{\boldsymbol} \bs{t}$. 而旋转矩阵 $R$ 并非随便的一个矩阵,它要求 1. $R^T = R^{-1}$ (即正交矩阵) 2. 行列式为1 $det(R) = 1$.

也就是说,求解 $R$, 如果是在全部的矩阵空间中,是需要带约束的。而带约束的优化,往往都不太好做,需要想办法转成无约束优化。

而引入李群,就可以解决此问题:将对旋转矩阵求解的带约束的最优化问题转为无约束最优化问题!

进一步,引入李代数,应该有2个原因:

  1. 李代数可以向量的空间,通过李代数和李群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实现矩阵到向量的映射,解决一些矩阵不好度量的问题。

    比如书上4.4.2例子,衡量两条轨迹的误差,通过平均每个时刻真实变换矩阵 $T_g$ 和 估计的变换矩阵 $T_e$ 间差距来表示。 而变换矩阵间的差距如何衡量?书上的定义就是矩阵乘之后,通过转换($\log$)为李代数,在向量空间计算2范数, 从而得到一个标量来表达变换矩阵间的误差。

  2. 提供一种李群求导方法:李群只对乘法封闭,而导数结果涉及加法,没法做;转为李代数,其在加法上封闭,可以支持求导操作。

2. 李群、李代数介绍

首先看群(Group)是什么: 群是一种集合+一种运算的代数结构。

设集合为 $\mathbf{A}$, 运算为 $\cdot$, 则群可记做 $G(A, \cdot)$, 且要求此运算满足 a. 封闭性 b. 结合律 c. 幺元 d. 逆 (谐音“丰俭由你”/”凤姐咬你”?)。

李群(Lie Group) 是具有连续(光滑)性质的群,区别于离散的群(如整数集合和加法运算构成的整数群 $(\mathbb{Z}, +)$)

李群的名字源于挪威数学家索菲斯·李(Sophus Lie)的姓氏,以其为连续变换群奠定基础。 1893年,法文名词groupes de Lie首次出现在李的学生Arthur Tresse的论文第三页中。
李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数学和物理学。LieGroup-wikipedia

要引入李代数及描述二者的关系,需要微分几何(Differencial Geometry)的知识。这块我现在还不太懂,直接记住: 从微分几何的角度看,李群是有群结构的光滑流型,流型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正切空间(Tangent Space)。 特别的, 在 identity (即幺元、单位元) 处的正切空间,就对应到一个李代数空间,它是一个线性空间(流型是弯曲的空间)。 那是不是李群只有在单位元才能对应到李代数呢?也不是的,李群与李代数的对应是全集的。因为李群元素有线性性质 (adjoint matrix?),可以把任意李群元素转换至 identity 的正切空间,故对应是全局的。 进一步可以参考1.

3. $\mathrm{SO}(3)$, $\mathrm{SE}(3)$ 和 $\mathfrak{so}(3)$, $\mathfrak{se}(3)$

$\mathrm{SO}(3)$ 表示特殊正交群(Special Orthogonal Group),构建在旋转矩阵集合上 $\left \{R \in \mathbb{R}^{3 \times 3} \right \}$,运算是矩阵乘法; $\mathrm{SE}(3)$ 是特殊欧氏群(Special Euclidean Group), 构建在变换矩阵上$\left \{ R \in \mathbb{R}^{4 \times 4} \right \}$, 运算也是矩阵乘法。

$\mathfrak{so}(3)$ 为 $\mathrm{SO}(3)$ 对应的李代数。$\mathfrak{se}(3)$ 为 $\mathrm{SE}(3)$ 对应的李代数。

从$\mathfrak{so}(3)$转换到$\mathrm{SO}(3)$, 是指数映射关系,转换公式就是前面的罗德里格斯公式(即旋转向量向旋转矩阵的转换公式)。 这样,$\mathfrak{so}(3)$ 是旋转向量所在空间,而 $\mathrm{SO}(3)$ 就是旋转矩阵所在空间。 还挺神奇的…… 另外,可以认为$\mathfrak{so}(3)$对应到$\mathrm{SO}(3)$的导数。这是从前面的李代数是李群在 identity 处的正切空间引出的。 这个性质是引入李代数的原因。

从$\mathrm{SO}(3)$转换到$\mathfrak{so}(3)$, 是对数映射关系。

  1. 这段论述来自知乎-如何通俗地解释李群和李代数的关系?. 里面提到了manif 这个仓库,这个仓库主要参考的论文,应该是A micro Lie theory for state estimation in robotics. 再去进一步搜索,发现李群与李代数的理解A Micro Lie Theory 论文理解 都提到了该论文。或许要进一步(快速)理解,可以看看这篇文章。